赵武灵王为何将作为质子的秦昭襄王送回秦国?
,战国时期秦国国君,之子,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,早年曾在做人质,后在赵燕两国武力护送下回国,被右相、、宣等人拥立称帝。接下来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秦惠文王去世后,继任者是一位积极进取的秦王,也有一统天下的野心,希望有朝一日能坐拥周天子的洛阳城。
《》有记载,“寡人欲容车通三川,窥周室,死不恨矣。”
可是,秦武王在位4年便过世了,年仅23岁,没有留下儿子。
因为死亡太突然,秦王室来不及安排后事,导致短时间内秦王之位空悬,于是一场内战爆发了。
秦王室是殷商后裔,有“兄终弟及”的传统,秦武王没有儿子,秦王人选自然出自他的几个兄弟。
秦壮和秦雍是秦武王的哥哥,秦稷、秦悝和秦芾是秦武王的弟弟,三人母亲都是。
当时有能力决定秦王人选的只有三人,一个是秦惠文王后,一个是秦武王后,一个是手握重权的魏冉。
从表面上看,三个人都有一定的决定权,但是秦惠文王后和秦武王后从未干涉朝政,魏冉才拥有最终决定权。
当时,芈八子的长子秦稷并不在秦国,而被发配到燕国当质子。
秦惠文王时候,芈八子的地位虽然不高,但连生三个儿子,这始终是个潜在威胁。
因此秦武王即位后,秦稷就被打发到燕国,或许这也是芈八子的,一方面磨练秦稷,另一方面暗自培养魏冉的势力。
迫于芈八子的实力过于强大,赢壮和秦雍不得不联手,背后支持者便是秦惠文王后。
在这种情况下,芈八子一度想推出次子秦芾与秦壮争秦王,可最后却是秦稷回国当上了秦王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有一人的作用至关重要,他便是灵王。赵武灵王是历史上最英明的国君,被史学家超先生评为“继以后的第一伟人”。
他推行的“”,对内加强了王权,使得赵军的战斗力大幅度提升,对外消灭,击溃林胡、楼烦二族,收获了大片领土。
对于秦国这场激烈的内斗,赵武灵王一直保持密切地关注,准备伺机出手。
数月后,芈八子战胜秦惠文王后,准备立秦芾为新的秦王,赵武灵王派出使者通知芈八子,赵国支持在燕国为质子的公子稷为新秦王。
《史记》有记载,“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,送归,立为秦王,是为昭王。”
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支持公子稷当秦王?当时赵国的重心在东边的中山国和北方的林胡,待解决这些后便会向秦国下手。
所以,赵武灵王的目的是用公子稷来控制秦国,让赵国能够左右秦国的走向。
对于赵武灵王的建议,燕国举双手赞成,毕竟公子稷在燕国生活过一段时间,属于亲燕派。
当时秦国经历数年内乱,已经疲惫不堪;在北边,赵武灵王攻占榆中,对秦国形成了压顶之势;在南边,对汉中和巴蜀垂涎已久,准备伺机出手。
如果芈八子拒绝赵武灵王的建议,必然会引发恶战,因为赵武灵王有前科,干涉过燕国的内政。
因此,芈八子被迫同意了赵武灵王的提议,立长子公子稷为新的秦王,是为秦昭襄王。
虽然公子稷当上了秦王,但由于是赵武灵王所立,所以芈八子夺了秦昭襄王的实权,大力扶持自己的亲人。
弟弟魏冉封为穰侯,独揽军政大权,弟弟为华阳君,次子嬴芾封为泾阳君,三子嬴悝封为高陵君。
直到36年后,芈八子已老,才将权力逐渐交还给秦昭襄王。
历史人物
- 明明拥有丹书铁券,李善长最后为何还难逃一死
-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:著有《仁宗政要》
- 宋光宗的皇后为什么那么惨?死后破席裹尸
- 诸葛亮在面对关羽和张飞的时候 诸葛亮为什么不
- 南宋端明殿学士韩肖胄简介:北宋徽宗朝宰相韩
- 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简介:宋宁宗时列“六
-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:存词三首,代表作为《瑞鹤
- 三国时期东吴灭亡后,孙皓与他后宫嫔妃的下场
- 朱元璋把徐达灌醉抬上龙床的事情是真的吗?
-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:致力于完成《通鉴
- 刘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刘禅真的很昏庸无
- 汉元帝到汉平帝在位期间,共出现了几位丞相?
-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:遗著有《郑景望集》《郑
- 汉高祖刘邦到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期,西汉出现了
- 北宋大臣陶谷简介:曾为宋太祖抢先拟好周恭帝
- 南宋著名词人陈晔简介:编有《临汀志》,《家